燈會展
上柴云動在全國范圍內提供發電機組及電纜線供國際燈會展,提供一站式用電解決方案。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后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并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后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并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南朝時期,國都建康(今南京)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為全國之冠。燈會興于唐,盛于宋,明朝時達到頂峰。
2006年5月20日,江蘇省南京市申報的秦淮燈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報的燈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中國成立后,彩燈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特別是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彩燈藝術更是花樣翻新,奇招頻出,傳統的制燈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將電子、建筑、機械、遙控、聲學、光導纖維等新技術、新工藝用于彩燈的設計制作,把形、色、光、聲、動相結合,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相統一,燈會這門古老的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自貢燈會的另一特色是融傳統的制燈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于一體。燈會突破了傳統工藝燈小巧、單一、靜止的格局,形成大型、綜合、聯動的特色。它在保留彩燈民族風格、
審美情趣和剪紙扎糊技巧的基礎上,引進了現代光電技術,如激光全息片、邏輯集成控制器、數控器件譯碼器、計數器、聲控、光控等,熔“形、色、光、動、聲”為一爐,使古老的彩燈藝術煥發出青春的熠熠光芒。
自貢燈會除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以外,還注意燈會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它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民間傳說用燈的形式巧妙地表現出來,使不少的燈具能看、能玩,可供游人參與娛樂。
3D夢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燈會也在民族文化
的孕育和滋養下逐步精湛、嫻熟起來。人民造就了燈會,燈會造福于人民。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燈會以新的勝景奇觀、異彩神韻出現在海內外,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輝。
“2016中國大同古都燈會”作為大同“冬季行動”的一次文化創意活動,以獨特魅力吸引著來自京、津、冀、蒙、陜等多地游客,將古城與彩燈融為一體,營造出美輪美奐的節日氣氛。
燈會以“來大同過大年·
觀燈會好夢圓”為主題,在大同古城墻上設置了百余組大型傳統花燈、現代聲光電彩燈,還引入了3D夢幻燈光秀,在大同古城墻南、東、北三面城墻,5000余米的彩燈長河,將大同古城映照得格外壯美。精彩紛呈的燈會以及民俗展示、戲曲表演、主題攝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大同城的璀璨夜色,營造絢麗華彩的古都之美、展現大美大同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之美、歷史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讓游客體驗到大同古都的獨特魅力,盡享新春佳節喜樂祥和。